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兢兢业业的 重庆师范大学 2024-04-16


      编者按:“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意弥深。”在重师大,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既热爱教学,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关心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精神成长,是指引我们人生航向的灯塔。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他们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的责任紧密相连,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的同时,也收获了学生满满的肯定和爱意。




冯  骥:

   坚守初心,做有温度的教育者  



      冯骥,我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软件工程专业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计算学会YOCSEF重庆副主席。获得最受欢迎毕业季导师荣誉的背后,是冯骥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与春风化雨般的爱


             乘风破浪,步云登月

       冯骥走上教师这条道路并非偶然。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外公外婆都是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每当从前的学生回来探望二老时,他都会被师生间真挚的情谊所触动,因此年幼时,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念头就已经悄悄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优秀老师的积极影响,这让冯骥也开始思考自己能否传承薪火,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这个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他读博期间得到了验证机会,在读博时作为学长的他需要经常带领和帮助当时的师弟师妹进行科研学习,这使得他逐渐感知到了知识传授的乐趣和意义,也坚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

 

             授生以渔,教诲有方

      对于教学理念,冯骥以身作则的践行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一关键原则。在他看来,学生们不仅需要关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他不仅会向学生们介绍最新的计算机科学发展成就,还会生动展示这些发展与基础知识的紧密联系。他希望学生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夯实打牢基础知识,才能为未来在学科前沿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冯骥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以Linux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这门课程面向Linux操作系统低层实现,是系统端软件开发方向的第一门专业课,常会因为专业的Linux系统和枯燥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冯骥及教学团队依托特色化软件学院建设了重庆首个信创实验室,将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深度融合,完成了以国产化软硬件为基础的线下Linux国产平台。同时,为了更好的在课程中融入企业优质资源,他与平台公司合作,在课程中引入线上的平台人工智能实践平台,既利用该平台实现了Linux系统的在线跨平台接入,也引入平台的开源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和人工智能前沿应用资源。这为学生们能够在平台上实际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设计Linux程序以及运用平台实现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等最新的计算机领域研究成果提供了可能。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学习这门课程通常是前往机房学习,在冯骥转换教学方式后,学生们学懂的同时也甭发了浓厚的兴趣。课程结束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会主动地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来进行更深的探寻和摸索。

 

             用心交流,用爱传递

      冯骥一直以“将心比心”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他认为在专业知识领域他是学生们的教导者与引路人,承担着师长的角色,但在专业领域之外,他更愿意以朋友的角色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上,他仔细聆听学生的想法,积极交流,在帮助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接触到许多从未涉足的领域,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效果。

       业余生活中,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他有着与学生们相似的兴趣爱好,他喜欢在球场上和学生们一起,在课堂外和同学们聊一聊B站和游戏。正是这样深入又亲密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们毕业时,冯骥思及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良多,激动落泪。无论是上课抽问时大家紧张的神情还是软件杯比赛时所有人众志成城,坚持训练攻克难题的场面,这些宝贵的时光碎片将永远在冯骥的记忆中珍藏。


       冯骥坦言,获得“最受2023届毕业生欢迎教师”这一荣誉对他而言是肯定也是督促,这项荣誉是对他之前教学方式以及和学生相处模式的认可,也更加坚定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此后,他将不断完善教学,提升自我,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唐  旭:

做职业的引路人,做学业的好老师



       唐旭,我校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阅读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卓越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等。2012年始,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重庆市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并长期担任“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创新实验班”指导教师,长期承担“国培计划”工作,有丰富的教师职前和职后培养经验。

      唐旭始终致力于培养优秀语文教育师资,为此,他十分注重夯实学生学科基本功,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


              严慈相济,宽严有度

       “严慈相济”是唐旭的教学风格。在唐旭看来,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术上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

       在课业中,唐旭要求学生夯实专业功底,做好专业知识积淀。“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取决于丰厚的记忆储备。记忆是理解运用的前提,学生拿稳了记忆这把‘砍柴刀’,老师才能进一步帮学生把刀磨快!”为了能让学生们拿起这把“砍柴刀”,背诵抽查已经成为了唐旭课上的“家常便饭”,能够熟练背诵小学到高中所有必备的课文是他对每位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唐旭还时刻督促学生读好“看门书”,因为观点应该扎根在踏踏实实的读过的书中,而不是一时兴起的想法里。“作为文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多读文学著作,让自己有文学底蕴傍身。”

      “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业发展理应是严格的。但在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老师应当和学生平等相处,并时常怀着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唐旭是这么说的,也是一直这么践行的。课余时间,唐旭常常组织线上的学生交流会,和同学们“云端见面”,交流阅读感悟,分享对社会热点话题和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的看法;遇到好文章时,唐旭首先想到的是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细细研读,并与他们交流想法。唐旭也时刻记挂着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在遇到合适学生的岗位招聘时,他会及时告知他们,并帮助他们打磨结构化面试和试讲。


             注重实践,悉心指导

      唐旭长期担任着文学院“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创新实验班”的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唐旭格外看重“实践”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在课堂中,唐旭鼓励学生们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就立即运用到实践中去。“正所谓‘把戏要过手’,教学技能本身就是实践性技能。”他认为,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撰写教案,拿上粉笔,走上讲台,开口讲课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唐旭提炼出了三个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的师范技能,他称之为教师的“三张脸”——口语、书写、形象。在课上,他总会带动学生们练习口语能力。唐旭常常给学生开玩笑:“咱们可以向音乐专业的同学们学习呀,每天都吊吊嗓子、练练口语。”除此之外,唐旭也时常强调,作为教师后备军,有一手漂亮的板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笔一划,都给孩子们起着导航的作用。”同时,他还认为文学院的学生应该“腹有诗书气自华”,良好的教态、整洁的形象是教师的第三张脸。唐旭建议学生日常可进行形体矫正的训练,为良好的教态奠定基础。


              创新教学,力求成效 

       唐旭在赴外访学时,深刻地感觉到国内外在课堂设置上的差异,“国外的课堂多以学生讨论,教师答疑为主要模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思考与消化知识的能力。”这让唐旭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课堂知识输出过于密集,可能挤占了学生停下来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有效地理解领悟,学习效率不高,知识往往如过“耳”云烟。

       回国后,唐旭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上课模式。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唐旭创新并实践了“P-BL2M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套教学模式中,他将课堂上的知识点提炼成文字形式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提前了解学习,课堂中再做进一步的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推行,唐旭还在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并予以改进。为了激发学生提前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他组织了几位任课教师整理出知识点,录制成线上微课供同学们学习,并辅以测试题目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唐旭说:“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们有一定的压力,但看到学生的收获很大,我们决心不断精进,坚持做下去。”


      “练好内功,找好工作。”这是唐旭对学生们最殷切的期盼。严肃于学,精进于业,亲近于生,唐老师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学生们最好的榜样。




蒋  刚:

心怀热爱,做有温度的教育者



     蒋刚,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并先后主持重庆、四川、湖北等省市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项目70余项,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市级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项荣誉。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蒋刚始终坚持做一名有温度的教育者,心怀热爱,在育人和考古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当老师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其实最初站上讲台时我的压力很大。”因为受到硕士、博士导师的影响,加上自身也喜欢和学生互动交流,蒋刚在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但“如何讲透一节课”却时常困扰着他。“我认为合格的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经过多次实践反思,蒋刚越发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反馈和接受度,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时,他不仅将专业的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还注重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他时常和学生分享自己考古过程中的趣事,让学生保持高度的专注,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用“云开雾散”来形容蒋刚的课堂最合适不过:在教学时他强调独立思考、避免盲从,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看重,他帮助学生构建逻辑体系,力求与学生们共同进步。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作为学生的“指明灯”,面对身处迷茫的学生时,蒋刚总是亲切安慰、认真建议。在他看来,人首先应当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并为之奋斗;其次是要有恒心,只有坚持才会有成就;但也要结合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教学时精益求精,生活中关怀学生。最终,曾经自认不擅教学的他成为了学生口中“有温度的老师”


             热爱镌心,步履不停

      提起考古,蒋刚有些兴奋:“考古是真的很有意思。”在他看来,考古发掘源于人们的好奇心,考古的整个过程就如同猜谜,如同侦探破案,而吸引他的正是这种未知性。对考古的热爱也源于责任感,在蒋刚心中,考古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即使不知道会发掘出什么东西,但每一次成功的发掘都有可能改变或充实一段历史,有助于增长历史知识,理顺历史脉络,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这是他的心之所向。同时,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的开展对当今社会也发挥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越来越靠近悠久中华文明之源,增强文化自信。

       在众多考古经历中,2017年在西昌李家湾遗址的发掘给蒋刚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风很大,紫外线也强。”谈及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蒋刚只是简单带过,继续兴奋地分享发掘成果:“我们发掘了2000平方米,历时六个月,在这次发掘成果的基础上还申报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最后还以优秀等次结题。在发掘过程中,因为有了新的考古发现,队员们都很兴奋,我们每天都在整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陶器,这些陶器都是很重要的新发现,可以填补当地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空白,虽然艰苦,但是非常愉快。”正是怀着对考古的深深热爱,即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略显枯燥的工作内容,蒋刚和众多考古人员仍然乐在其中 “考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蒋刚说道。因此,在进行考古发掘时,他特别要求学生从前期就开始跟进,并且能够亲身参与每一个具体的操作环节之中:“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考古中找到更多别有的乐趣。”


             尺璧寸阴,把握当下

       身兼多职,合理安排时间成为蒋刚必须做到的事。蒋刚总是认真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作为教师,他备好课、上好课;作为学者,他读书研究严谨踏实;作为家人,他安心陪伴扛起责任。蒋刚将青春和岁月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和家庭,不论身为何种身份,他始终在努力散发光热,怀抱着温度前行,每一步都走得从容、稳健


      “始终记住,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付出,终会有收获。同时要学会尊重,尊重所有人,自己才能得到尊重”。是蒋刚老师对同学们的期待,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未来,他将继续深耕教育、积极投身考古事业,为热爱而不懈奋斗。

采访|邓宏坤 闫伟健 周奕乐 罗甜甜 彭进 王诗茹

文案|谭钧 蒋欣蕾

排版|杨熳琪

封面|杨熳琪

执行编辑|蒋欣蕾 沈薰玥 李钤 陈田田 高雨珊 汪书宇

责任编辑|胡帆 孙小珂      

 ✦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全视野

点击换图丨点击淡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